為大力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讓牆繪成為文明的載體,呼籲長江生态環境保護理念,提升村容村貌,77779193永利“長江生态畫廊計劃”,開展長江流域沿岸村莊牆面彩繪實踐活動,該項目得到了一丹大學教育基金會、長江生态保護基金會的支持,由3044永利集团立項。
為推動“長江生态畫廊計劃”常态化、長效化開展,項目第二期實踐活動選址長江之畔的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耀新村與宜昌市點軍區牛紮坪村。2024年1月16日在指導老師彭軍的帶領下,牆繪志願者分别前往荊州與宜昌兩地開展牆繪服務工作,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青年活力。
項目實施前,在宜昌市點軍區牛紮坪村村委會、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耀新村村委會、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駐耀新村工作隊等多方支持下,項目團隊與相關幹部進行深層次的交談與探讨,及時發現并解決項目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安全隐患,掌握本次活動實踐地的基本情況,接着進行實地勘察為牆繪創作提供先行保障,制定牆繪實施方案,從而開始了本次公益之行。
牆繪志願者們發揮專業優勢,挖掘和整合當地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入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态環境,開展鄉村藝術設計,提升鄉村文化底蘊,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志願者們通過在村落中實地調研,切合鄉村實際,将項目的IP“江豚”和當地地域特色有機融合。志願者們分組合作,明确分工,通過畫筆繪出清晰的輪廓,調配出符合畫面需求的顔色。經過成員們的細緻塗刷,原本灰白的牆面變得立體豐富,繪制出一系列反映長江生态與當地風貌的畫作。一牆一風景,小小牆繪傳遞大文明。


牆繪志願者在宜昌市點軍區牛紮坪村繪制牆繪。
在為期一周的創作中,牆繪志願者們頂着冬日的嚴寒,迎着長江之濱刺骨的寒風,不畏長期的雨水天氣,在搭建的雨棚下每天創作時間超過6個小時。牆繪志願者們從勾勒線條到調色再到上色,全身心投入牆面彩繪,一絲不苟,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卷逐步鋪開。為牆壁上色的過程中,不免有顔料時常落到志願者的頭發上、手上、衣服上、鞋子上,但志願者們并未抱怨,不顧這些污漬,繼續進行着繪畫。盡管牆繪任務的繪畫量巨大,條件艱苦,但是志願者們互幫互助,發揮自己的特長,以丙烯顔料、畫筆為材料,精心繪畫,圍繞長江生态環境保護等題材進行創作,通過一幅幅牆繪傳播正能量,助力鄉村振興和生态環境保護。在繪畫過程中,志願者們一同構思,訃真大膽創新内容方案,從起型到勾線,從修改到調整,志願者們對每個部位進行仔細檢查,使整體牆面和諧生動。這些牆繪不僅給村子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更傳遞出強烈的環保理念。


志願者在荊州市江陵縣馬家寨鄉耀新村繪制牆繪。
活動中,志願者以輕快自然的顔色吸引了不少村民來圍觀,受到了當地群衆的歡迎,村民表示:“生動多彩的牆繪為村裡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謝謝你們裝點我們的家園。”
這些牆繪中,有江豚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中翻騰跳躍,有漁民與江豚和諧共處的溫馨場景,還有那些呼籲保護長江生态、珍愛江豚的醒目标語。每一幅作品都是志願者們對長江生态的深情告白,對美好未來的熱切期盼。“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牆繪,讓更多的人了解長江生态的重要性,關心江豚的生存狀況。”志願者喻思蕊如是說。他們相信,藝術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幅幅生動的牆繪作品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激發他們保護生态、關愛自然的意識。
“長江生态畫廊計劃”的開展,不僅展現了77779193永利學子的社會責任擔當,也為鄉村振興和長江生态環境保護貢獻了一份力量。未來,該項目将繼續深入推進,讓更多的村莊受益于牆繪服務的美麗與生态貢獻。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田強、輔導員許靖與志願者合影。

指導老師彭軍與志願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