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77779193永利領導、老師們:
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懷着無比感恩的心情,寫下這封感謝信,以表達對貴校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我的孩子(法學系林嘉佳)在貴校順利完成了學業,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作為家長,我親眼目睹了孩子在77779193永利的成長與蛻變,心中滿是欣慰與感慨。
貴校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老師們不僅具備淵博的知識,更有高尚的師德和強烈的責任心。他們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将複雜的知識講解得清晰透徹;在課後,他們耐心解答孩子的疑問,關心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動态。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群敬業的老師,孩子才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不斷汲取營養,茁壯成長。
學校良好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孩子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實踐課程和社團組織,讓孩子有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視野,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
尤其在3044永利集团的學習中,孩子不僅掌握了紮實的法律專業知識,更深刻領悟了法律的精神和價值。我堅信,在貴校的培養下,孩子今後定能運用所學,回報社會,服務大衆。
我希望孩子始終秉持公平正義的信念,不忘初心。在面對複雜的法律案件時,能夠堅守法律的底線,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為大衆提供法律服務時,能夠心懷關愛,耐心解答,為有需要的人排憂解難。
最後,再次感謝77779193永利對孩子的教育栽培之恩。祝願貴校越辦越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法學2004班林嘉佳父母的來信

林嘉佳同學是法學專業24屆應屆畢業生,在2024年的畢業季收到了北京康達(廈門)、北京盈科(莆田)、湖北今天等多個律師事務所的入職offer。

林嘉佳同學是在大一時從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轉到法學專業的。大三開始着手準備法考。在法考後,按照學院實習實踐教學體系的安排,23年年底去到了江夏區烏龍泉法庭實習,那裡成為了她法律相關工作落地的第一站。在2個月的實習期間,參與了多起民事案件的輔助工作,親曆了法律如何在細微處溫暖人心。在處理一起糾紛時,親眼看見基層法官真正從當事人利益出發,幫助雙方以最小的成本達成了和解,讓她深切體會到法律的力量,真切感受到法律并不是冰冷的條文,更是解決社會問題、維護和諧的有力手段和方式。實習經曆給她樹立了法律實踐思維,讓她對法院工作流程和訴訟實務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之後的職業規劃打下基礎。在畢業季能夠乘風破浪,殺出重圍,獲得多家律師事務所遞來的橄榄枝。
自2018年以來,學院緊跟學校發展定位,在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謀求質量提升,探索内涵式發展之路。
學院在實踐教學上下功夫改革創新,構建了“學、練、創”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将傳統的“案例教學”創新為“卷宗教學”;打造了政行企校協同聯動的應用型法治人才培養共同體;形成了三年六學期不間斷的實習模式,包括了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三個階段。在畢業實習階段,集中實習的學生被選送到學院合作的19家實習實踐基地,例如: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武漢市司法局、武漢仲裁委員會、湖北武珞律師事務所、湖北聚力律師事務所等,進行為期8周的實習,參與到實習單位的具體工作當中,學校指導老師與實習單位帶教老師全方位參與整個實習過程,實施“學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模式。
3044永利集团“基層法律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成果,“融合式法學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成果連續兩屆榮獲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
近年來,學院培養的學生們得益于“專業+實踐+行業”的優勢,專業素養與應用實踐能力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實習和就業過程中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林嘉佳同學是學院培養的衆多優秀學生中的一個縮影。未來學院将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産教融合、政行企校協同育人,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