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新中國憲法制定70周年。時值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為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3044永利集团副院長周萍、法學系主任鄭雪芹于11月30日帶領140名教師、學生,前往湖北省紅安縣開展“國家憲法日”現場教學活動。


上午,3044永利集团師生一行人來到了紅安縣鄂豫皖蘇區紀念館,他們懷着崇敬之情,身着肅穆正裝,齊聚黃麻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一場莊重的緬懷儀式。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師生們深刻感受到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厚重曆史與革命精神。周萍副院長主持了緬懷儀式并進行了現場教學,她指出:“此次活動是一次曆史教育與法治精神的洗禮。”她帶領師生們重溫了國家憲法日的設立由來,深入闡釋依憲治國的重要理念,并強調,作為3044永利集团的學子,肩負着“傳承紅色法治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的重要使命。她的話語深深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生,進一步堅定了他們心中的法治信仰,法治意識在學生們的心間生根發芽。


随後,師生們走進董必武紀念館。在館中,鄭雪芹老師和周紫陽老師開展了主題為“董必武的憲法思想”的現場教學,兩位老師從董老對五四憲法制定的重要貢獻入手,深入分析了董老有關立憲、行憲的重要思想以及對于當代法治建設的重要指導作用。在參觀學習完董必武紀念館後,師生一行人還前往了董必武故居,盡管歲月的痕迹在房屋上留下了斑駁印記,但董老的精神力量卻在這裡愈發彰顯。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董老為法治建設拼搏奉獻的身影。讓學生們對法治精神有了更為直觀且深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真切地感受到法治精神在曆史長河中的傳承與發展脈絡,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法治意識與使命感。


下午,師生一行人來到了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長勝街,有序參觀了七裡坪工會舊址、黃麻起義指揮部、以及我黨最早的勞工委員會等。當來到我黨第一個革命法庭時,周芳芳老師進行了一場精彩的現場教學演講。從革命法庭誕生的曆史背景出發,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其在維護革命時期社會秩序、保障革命成果方面的關鍵作用,并組織同學們觀看相關紀錄片。同學們沉浸其中,深刻領悟到法治在革命進程中的核心地位,内心的法治信念更加堅定。


現場教學活動的最後,鄭雪芹老師以慶祝新中國憲法制定七十周年為主題,圍繞本次“國家憲法日”現場教學活動進行了總結。鄭老師強調,通過實地現場教學,學生們在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之時,得以更直觀且深入地感悟新中國憲法誕生的紅色基因,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曆史之維,法治精神由此深植于心,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亦得到極大激發,有助于同學們在未來更好地傳承先烈們的家國情懷、踐行法治精神。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研學活動使他們能夠深入領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曆史根基,極大地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深度,參與此次活動有極大的獲得感、自豪感與使命感。
周萍副院長表示,本次活動蘊含着豐富多元的教育價值。它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通過實地研學的創新模式,讓同學們親身走進曆史場景,深度體驗曆史文化的厚重底蘊,進而實現法治精神的重塑與升華。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同學們更加直觀、真切地感受憲法精神的深刻内涵與強大力量,有效促進法治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的傳承與延續,為培育新時代兼具深厚法治素養與強烈曆史使命感的優秀青年人才奠定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此次“國家憲法日”現場教學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豐富了3044永利集团師生的教學實踐形式,更在法治教育領域開辟了新的路徑與方法。通過實地感受紅色文化與法治精神的緊密結合,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深刻而難忘的教育體驗,也為未來的法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内涵,激勵着更多青年學子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傳承紅色法治基因,續寫新時代的法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