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學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具有極高的基礎文化要求,而閱讀是汲取知識文化最直接的手段,想要深入理解所讀之書,與他人交流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言:“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在這些法學書籍中,我們走進作家的内心,走向他們的世界,切實而又深刻的體會到源于他們内心的思考與體悟。而當我們将這些參雜着個人觀念的思考與他人分享時,便也是在進行再次創作。
3044永利集团拟開展第二期讀書分享會。此活動旨在通過學生之間對書籍的交流探讨和感受分享,并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引發同學們對于法律書籍更深層次的思考與體悟,同時通過相互借鑒的方式完善個人認知、填補專業知識的不足。在本次活動中,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所讀的法律書籍進行任意形式的5至10分鐘的分享與展示。
活動主題: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活動内容:
1、同學們采用自由的方式進行書籍介紹,主要從書籍的内容、作者的觀點、反思與啟發等方面詳細介紹;其中,對書籍的反思和啟發,可以是針對整本書的内容展開,也可以僅針對書中作者的某個觀點展開;
2、現場評委老師和學生代表根據同學們的現場表現、分享内容打分,并簡要點評;
3、活動指導老師對讀書方法、書籍選擇等方面提出建議;
4、根據同學們的現場表現(含準備是否充分、内容是否詳實、觀點是否明确等),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頒發獎狀;
5、讀書會開展時間定在11月下旬進行,具體以通知為準。
如果你善于閱讀且樂于分享,那我們誠邀你把閱讀的經驗及收獲與我們分享,如果你對于法學的閱讀沒有明确的方向,那我們很樂意你能來到我們的活動中聽一聽他人的建議。法學專業讀書分享會,期待同學們的加入!
推薦書單
1、孟德斯鸠:《論法的精神》
2、盧梭:《社會契約論》
3、羅爾斯:《正義論》
4、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
5、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6、劉星:《西窗法雨》
7、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8、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
9、費孝通:《鄉土中國》
10、陳瑞華:《看得見的正義》
11、哈耶克:《自由憲章》
12、耶林:《為權利而鬥争》
13、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衆》
14、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15、吳思:《潛規則:中國曆史中的真實遊戲》、《血酬定律:中國曆史中的生存遊戲》
16、郭建龍:《中央帝國的财政秘密》
17、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
18、洛克:《政府論》
19、薩達卡特·卡德裡:《審判為什麼不公正》
20、北野弘久:《稅法學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