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湖南省婁底市天門鄉土坪村迎來了鄉村特色文化彙演,我們稷下法制先鋒小隊受當地村委會的熱烈邀請一同感受當地的民風民俗。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我們也負責收觀演門票以及維護現場秩序。

當日一早我們便拜訪了參與此次文化彙演的部分演員。我們了解到土坪村開展表演從2018年至今,已經8年有餘,每周六晚上表演且表演的演員都是當地的農民。通過收二三十塊一張的門票維持演員班子的運行,提升土坪村的知名度,助力鄉村振興。村委還帶領我們參觀了天門民族文化博物館,在這裡我們簡單的了解了當地的民風民俗。

本次鄉村文化彙演的節目十分具有鄉村特色。例如:具有深厚梅山文化的原始古樸的《巫難遺風》,安靜祥和的《月光光》,霸蠻血性的《梅山蠻》,抒情傳統的《瑤峒對歌》,古典傳承的《八音迎親》,歡快熱鬧的《農家樂》。鄉村是古樸的,廣袤的鄉土大地,承載着厚重的農耕文化,濃縮着輝煌的中華文明。鄉村也是年輕的,當藝術與創意激活鄉土文化資源,小小村莊潛力無限。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鄉村文化的薪火相傳。鄉村振興并不是空口而談而是要腳踏實地,想改變一代人唯有從文化入手,以藝術的方式融入鄉村振興,是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比如,在參與藝術鄉建過程中,有村民把原本歸屬不明的地塊讓出,作為公共藝術空間,同時倡導垃圾分類;許多村民為了維護村中的公共藝術作品,開始主動關心村中事宜。從一開始的心存質疑,到深度參與,再到積極維護,村民的内生動力被激發,精神面貌也有了變化。借助藝術的觀念、設計思維、設計方法、設計文化,讓村民行動起來、參與進來,是藝術鄉建的重要意義所在。隻有村民以主體身份全程參與,藝術介入鄉村振興才能真正落地。
兒時唱過的童謠還在山寨回蕩,一曲月光光拾起童年味。文化彙演中的第二個節目是小時候在梅山地區流行的一首童謠,令我們印象深刻,主要表達了鄉親們對自己兒女的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們消病消災、躲避厄運。

節目《農家樂》也十分具有特色,它是描繪農民快樂生活的歌舞表演,該節目主要描繪了農民豐收的場景,例如打糍粑、曬谷子 、收谷子等。展現出農民們豐衣足食、其樂融融的幸福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