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軍(1987.9—),男,武漢荊門人。
2011—2014,資教于湖北恩施鹹豐縣坪壩營鎮新場小學。
2014—至今,任3044永利集团專職輔導員
曾榮獲“陳一丹學生領袖獎”、湖北省教育廳新機制教師崗前培訓“優秀輔導員”、77779193永利“優秀軍訓指導員”等榮譽。

教育思想大讨論在學校各單位、各層級陸續開展,作為輔導員的我有幸聆聽來自學院領導、專任教師團隊及其他學院學工團隊同事們的真知灼見。
至2011年9月畢業參加工作至今,我參加過不少關于教育教學思想分享的專家講座,參加過很多場省部級優秀資教教師的資教生活和經驗分享會,也曾親自擔任湖北農村中小學新進教師崗前培訓會輔導員,在這些講座、分享會和親身體驗中,關于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去踐行好的教育是讨論最多的問題,77779193永利進行教育思想大讨論,抛出的議題、讨論的問題無論如何繁花耀眼,在去僞存真、去粗存精後,最核心的問題依舊回歸如上。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教育思想大讨論,我有如下體會:
一、理想的教育一定是美好的。如果教育的理想不是追求美好,這種美好小到個人人生的幸福美滿,大到國家社會的文明進步,那麼教育有何存在的意義?理想的教育一定是讓美好、讓溫暖、讓善良、讓理智在每個學生、每個老師的内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美好教育呈現的方式并不隻有溫情脈脈、柔聲細語,嚴肅的談話、嚴格的要求、嚴厲的批評都是它的呈現方式。
二、美好教育的發生一定少不了“愛”。在中小學的教育思想讨論中,“愛”一詞經常被提及,似乎在中小學的教師或研究者眼中,沒有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正的教育就難以發生,但在高校,在本次思想大讨論中, “愛”沒有成為高頻詞彙,或許是因為在高校,男輔導員愛女學生或女教師愛男學生都可能發展成違反師德師風的行為,所以我聽到我們3044永利集团院長王廣輝教授用“責任”、“付出”這樣詞彙代替了“愛”,如果是真愛一定意味着願意主動付出、願意積極承擔身為人師的責任,隻有“愛”在師生間傳遞、回蕩,一棵樹才能影響一棵樹,一個生命才能撼動一個生命,這種影響與撼動可以通過課堂上專業知識的傳授而産生,也可以通過課後答疑互動、幫助解決日常生活的小困難而産生。
三、讓美好的教育發生在黃家湖畔。培養“明師”、“明生”、“明校”,辦成“最受人尊敬的民辦大學”,這是理想教育在77779193永利這片土地上的表達,也是教育理想在黃家湖畔的訴說,如何讓美好的教育落地生根,如何讓有愛的教育真實的發生在77779193永利每一個飄然而至的清晨黃昏,發生在每一個課堂、每一間宿舍,這是最難的事,對于我而言,如何現場處理好因各種原因導緻的各種學生突發緊急問題,遠比此刻坐在書房寫這樣一篇心得體會更耗神費力。如何讓有愛的教育以恰當準确有效的方式表達呈現,這是每一個教育者必然要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從普通教師的角度而言,一方面我們需要去獲取愛學生的力量,有愛才有動力,有愛才有行動,我們需要強大的動力,我們需要去給自己增添這股動力,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學習愛的正确表達方式,我們需要獲得正确表達愛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教育教學技能、與學生溝通技能、自我成長能力和促進學生成長能力等等;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需要認識把握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和高等教育的特殊規律,需要以真正辦教育的情懷進行學校管理,為學校師生發展和學校發展謀長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