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輔導員肩負着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做了大量繁雜的工作,但社會和學生對輔導員的認同度卻不高,原因之一在于輔導員被大量日常管理事務所困擾,削弱了對學生深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因此,如何規範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使之系統化、規範化,是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一、提高管理效能及其途徑和方法。
1、日常管理工作系統化和規範化。
日常管理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學生日常管理過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高校輔導員工作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務三大塊,日常管理工作涵蓋了管理和服務的絕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各方面,既包括學生日常作息的管理,又包括學生素質的綜合測評、獎勵,學生違紀違規情況的處理等。這些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通過對正确行為的肯定和對錯誤行為的校正來強化,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質。
第一,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内容非常寬泛,并因此而略顯雜亂。系統化就是要通過劃分工作職責和工作權限,實現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管理育人的效能。
第二,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工作制度化是日常管理規範化的保證。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經過多年在實踐中反複檢驗、提煉、總結和完善,對于一些效果顯著的工作方式方法要用制度的方式确定下來,作為輔導員工作必須遵照實施的措施和條例。以制度方式将常規工作确定下來,易于操作和提高效率,是對輔導員工作的指導。例如,高校學生的日常管理事務,新生第一學期和和畢業生第八學期相對來說,屬于日常事務多雜期。如果有經驗的輔導員,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心裡有數,可以進行合理有效地安排,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當然,制度化和規範化主要是對常規工作的原則性、程序性規定,并不限制輔導員在具體工作開展方式上的創新。
2、要不斷地進行“充電”。
學習是一件終身要做的事,輔導員工作要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還得靠學習。第一,要大量的閱讀經典著作。輔導員工作所屬學科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二級學科,因而,輔導員閱讀要圍繞着馬克思主義理論,精讀相關的哲學、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國内外名著。輔導員的思想有多遠決定了工作能走多遠。第二,要不斷提高職業能力。2014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标準(暫行)》,提出了輔導員職業能力的9大職責。輔導員隻有不斷提升職業能力,才可能去應對變化、迎接新機遇和挑戰。第三,向他人學習。學海無涯、學無止境,輔導員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學習他人的工作思路、工作辦法等。目前,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的類别越來越多,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比賽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因而對創新創業比賽找輔導員咨詢的學生越來越多。作為輔導員,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解創新創業相關事宜,并向有經驗的同事或老師取經,掌握創新創業大賽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并争取機會加入創新創業指導行列。
3、要加強科研能力提升。
輔導員工作中的日常談心談話對象畢竟有限,語言文字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進行傳播能影響更多的學生。輔導員工作中的實踐、思考、學習,經過整理、加工、再思考就會形成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又會進一步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隻有經常進行撰寫,才能使自己的思路更缜密,表達更流暢,文字更具有感染力。撰寫與學生的談心談話,可以拉近與學生心與心的距離;撰寫工作方案,可以加強工作的規劃性和目的性;撰寫工作心得,可以加深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撰寫學術論文,可以養成嚴謹的思維習慣,提升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認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圍繞新時代高校“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全面部署和系統規劃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目标、原則、内容、要求、方法和舉措,為我們準确把握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科學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顯性教育”與“隐性教育”相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高校學生既具有批判思維,也具備遵守規則的意願。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文化人,在擴大“顯性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隐性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張力。具體而言,高校既要發揮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也要關注新時代高校學生的共性文化需求,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貫徹落實全過程育人。高校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必然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聚焦學生成長的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增強教育引導實效,使育人的各項工作覆蓋學生從進校到畢業的全過程。對于高校新生,要以目标引領為主題,引導新生樹立學習目标、明确發展方向、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于大二及以上的學生,要以能力提升為重點,通過大量專業課學習和課外實踐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對于畢業班學生,則要以成人成才為主題,引導學生正确處理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不同階段有不同側重、有機銜接,形成一個整體,貫穿于大學階段全過程。
作者:3044永利集团輔導員 王平波